close

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的關鍵時刻,就從瞭解ESG開始

當全球政府企業與民間開始落實SDGS與ESG,這股從上游品牌供應鏈的全新變革將會強制中小企業轉型

無法配合的企業會逐漸被淘汰,而ESG這個議題不是大企業才該有的標配,而是每個企業主將會面臨到的必考題

尤其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推出「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將EGS當成企業是否具備永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參考指標,這波前所未見的改革運動,將會奠定每個中小公司未來經營的重要依據。

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許多評分機構會使用此3面向幫做ESG分數評比,被企業或投資人視為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

ESG深度發掘關注環境、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相較傳統的以追求財務績效為目標的投資決策,ESG是一種在長期中能夠帶來持續回報的經營方式

其考察環境因素、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項非財務指標,稱為可持續的社會責任投資(SRI),強調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ESG主要從三個方面對企業進行評價:

  1. 🏡環境方面: 主要考慮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如何管理和控制各類污染物的排放(包括自身生產經營產生的直接污染和帶動上下游產生的間接污染)以及對廢物的處理方式等
  2. 🤝社會責任方面: 主要考慮企業對社會造成的各種影響,如員工管理、福利與薪酬、員工安全、與上下游供應商及服務商的關係、產品安全性等
  3. 🏦公司治理方面: 主要考慮公司組織架構、股東和管理層的利益關係、是否存在腐敗與財務欺詐、資訊披露透明度及商業道德等方面。一般來說,ESG表現良好的企業通常有低估值、高盈利、股價和分紅穩定等特徵。

對於投資者而言,從ESG評價中可以觀測企業ESG績效,評估其投資行為和企業(投資對象)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貢獻。還可以更全面地瞭解企業的潛力,注重當下,注重未來。

如今,ESG也不再是主觀評斷道德價值,更是基於數據的客觀評比,它真正的核心不在於做好事,而是企業永續的超前管理,看的是避險抗壓的「韌性」。

因此,ESG投資與發展理念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金融機構與企業的追捧,獲得較快發展。

ESG永續行動學堂,舉辦過多場ESG相關課程,在相關授課單位中,我們有著四大優勢:

1.最專業的講師群:提供企業所有ESG訓練與證照培訓計畫
2.課後專屬LINE群:提供學員課後詢問的私密社團
3.證照考試最專業:讓您符合企業ESG證照需求
4.開課資歷最豐富:ESG課程逐年變化,我們皆能掌握企業需求

課程結訓剪影

為什麼臺灣企業日益重視ESG永續議題?

根據資誠 2022 年 2 月發布《2022 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針對臺灣企業 224 位董事長、總經理、執行長進行調查

領袖們普遍樂觀看待 2022 年全球經濟,其中「地緣政治」、「淨零碳排」等議題,成為未來經營的關鍵,受訪的臺灣企業中,已有 50%將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與企業的長期策略相結合

並有 8% 表示已納入企業領袖的薪酬制度之中,表示✍️永續議題的重要性攀升,透過 ESG 數據分析與管理,可協助企業更有效率地解決 ESG 的問題

在我們與企業主的訪談中,很多實體企業、上市櫃公司意識到,當企業採用了ESG的標準,社會對於該企業的認同度更高,所以很多銀行、基金公司、投資機構也開發出許多ESG產品

就是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這三大面向來創造更高利潤的可能性。關注 ESG 績效不僅降低供應鏈、營運和聲譽風險,且帶來高效率、產品和服務創新、有吸引力的融資機會和新的合作夥伴關係。

在我們的ESG系列課程中,將導您處理好企業(人)與自然的關係,企業(人)與社會的關係,企業(人)與企業(人)的關係,在這個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自己、股東本身的利益,員工利益,就能達到三贏的局面。

企業由小變大,再到上市企業……發展擴大的同時,市場競爭壓力會越來越複雜,當企業開始重視ESG表現,可以從內部專案小組開始推動,在未來競爭賽道上取得領先優勢。當許多企業仍在評估 ESG 如何融入其業務。

研究指出:74%的受訪者認為找出ESG績效不足點及差異性極為重要;72%的受訪者需要標準化的指標和基準;7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需要ESG數據自動化以簡化報告流程

根據受訪者反饋,💡擁有可靠的 ESG 數據可幫助企業清楚地了解如何改進、引導他們遵守法規,制定決策更為謹慎

我們的ESG永續學堂是透過最生動的授課方式,讓您快速掌握其中精隨,可立即納入企業的經營環節。

ESG的概念培育是一門跨部門合作的領域,許多企業都還在探索期,此時需要一套實證有效的系列課程從旁協助,ESG永續行動學堂作為系列課程的專業顧問團隊

因為永續議題的重要性攀升,數據與分析是公司ESG致勝關鍵,幫您建構一套可行的行動準則,導入國際認證的評估工具,以更健康、更長久的目光,不急功近利,而專注在永續發展的策略上前進。

對於我們多年的授課生涯中,我們不僅收穫了各企業學員的肯定,多元化的課程也讓企業有更豐富的ESG知識資本;當雇主品牌價值和消費者品牌可信度得到提升,消費者及合作夥伴對企業的認可也一定會日益提昇。

我們期許能以國際六大永續準則,協助臺灣企業達到永續經營,一起打ESG供應鏈國際盃,這也是成立ESG永續行動學堂的初心。

⬇️⬇️⬇️更多課程介紹⬇️⬇️⬇️

ESG18418VEVEf15

新竹esg企業管理課程培訓班ESG高分組公司債券評級分佈

以筆者的淺見,ESG在固收投資應用中至少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策略容量。如上圖所示,首先大量ESG高分組企業本身自由現金流創造能力強,不需要外部融資,因而無公開債務評級;其次高信用評級存在明顯的“規模因數偏離”,往往是傳統舊經濟的代表(過剩產能、城投),與ESG交集較少。

二是回報來源。ESG在股票投資中選“高品質可持續發展的好公司”獲取長期超額收益,邏輯上比較通順。但信用債投資強調的則是“風險收益性價比”,甚至投資於基本面較差的公司來獲得信用風險溢價(博弈本方信評的邊界)。事實上,符合ESG標準的綠色債券收益往往更低,因此ESG投資信用債缺少存在超額收益的依據。2023桃園企業sdgs永續規劃師認證培訓

ESG在固定收益投資的應用臺北溫室氣體盤查顧問線下課程報名

臺北溫室氣體盤查顧問相關課程推薦以上為國際成熟市場中ESG固定收益投資的方法,筆者認為結合國內實際情況相對可行的思路主要有兩個方向:

一是結合負面排除原則,臺南sdgs品牌創新課程培訓班但不建議直接限制行業,而是對公司治理結構存在明顯瑕疵的企業使用剔除法。其核心在於通過ESG體系綜合分析企業的管理層誠信水準、資訊披露品質,高雄csr永續規劃師認證班報名進而判斷危機狀態下債權人責任的履行(還款意願>還款能力)。

二是結合ESG因數整合,臺中esg線下課程費用關注並投資於ESG各項指標邊際改善的公司,從而把握基本面趨勢變化帶來信用利差收窄的機會。反之可以減持ESG評分出現階段性下行的公司債券。

當然,以上設想能夠奏效的前提是債券發行人需要具備和上市公司同等透明度的ESG資訊披露制度,然而現實中並非如此。

人力資本的ESG投資

2023臺中esg環境保護課程職業和個股選擇中的不可能三角

從自下而上的框架來看,對公司價值的判斷有三個關於競爭格局的關鍵字,一是護城河,二是競爭對手,三是定價權。

職業選擇同樣如此,一是要選擇經驗積累具備充分價值的賽道,新竹csr永續長(儲備主管) 評比而不是玩法和套路容易反覆運算的賽道

二是不要選擇人才明顯過剩的賽道,2022臺南sdgs實體講座優秀人才一致選擇的方向,脫穎而出將會更加困難(如16年以後的固收圈);

三是儘量佔據產業鏈分工上利益分配的關鍵環節(如股票基金經理vs貨幣基金經理)。      

如果加入ESG理念,以上選擇還可以考慮哪些因素呢?能夠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Environment);工作內容較強的協同效應(Social);求真務實的團隊氛圍,與智者同行(Governance)。

一句話溫暖走心文案 一、想要看清事實,就需要一些疼痛。你必須明白,要走的人你留不住, 裝睡的人你叫不醒,不愛你的人你感動不了。 二、為何舊知己,在最后變不成老友,來年最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三、沒有人會一直順利,愿你更加強大 然后有一天,你可以笑著講述那些曾讓你哭的瞬間。 四、有些人,有著美好的愛情卻不懂珍惜。有些人,懂得珍惜卻依舊孤零零。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么好的命。 五、不想太成熟也不想過于懂事,就想在你身邊做個幼稚鬼,能陪你走過困難 也能被你護在身后。 六、愿你余生不必逞強,不必說謊,愛你的人,能懂你所有模樣 。 七、誰能知道你流下的眼淚,不是為了哭泣,而是為了發泄;誰能明白你說出的郁悶,不是為了發牢騷,而是為了找依靠。 八、我已經減少找你的次數,備注換成全名,取消特別關心該明白,友誼萬歲是盡頭。 九、早就不在的人,早就不在的事還有什么好懷念的,可是為什么我忘不掉? 十、總是望著曾經的空間發呆,那些說好不分開的朋友不在了,轉身,陌路。熟悉的,安靜了,安靜的,離開了,離開的,陌生了,陌生的,消失了,消失的,陌路了。 十一、我們怎么就陌生了?不再無話不談,不再常常問候,你成了我人生中的過客,我成了你生命中的路人。 十二、如果有一天,你開始后悔放棄我,請記得,我從未想過用離開的方式教會你如何去珍惜。 十三、不喊痛,不一定沒感覺。不要求,不一定沒期待。不落淚,不一定沒傷痕。不說話,不一定沒心聲。 十四、有一種感情叫成全,有一種離開叫思念,當思念與成全終成一夢,誰的淚光璀璨了誰的笑容? 十五、遇見的人多了,你才會明白哪些人值得用生命去珍惜,而一些人只適合繞道而行。 十六、實在不行,你就懷著絕望之心去喜歡一個人,那樣,就不會那么難過了。 痛到心滴血的溫暖走心文案 1、可惜喜歡就像乘法一樣,只要一方為零,結果便為零。 2、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執著什么,但我知道,我一直都在為難自己。 3、那時的我們,總以為人生只有相逢,卻沒想到原來還有錯過,還有遺憾,還有來不及。 4、這城市夜晚的風很大,吹走坦蕩與浮夸,你總是累的時候想家,孤單的時候想他。 5、你別去打擾他,別一有什么都想和他分享,別滿腔熱血說完只剩下尷尬。 6、你只是隨手給了朵花,我卻紅了臉,想用余生做代價。 7、一句順其自然,里面包含了我多少絕望和不甘心,如果你懂。 8、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掏心掏肺互訴衷腸,路過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 9、我不主動找你了,不是因為你不重要了,而是我知道我不重要了。 10、你總是心軟,總是害怕傷害到誰誰誰,所以被傷害到的人總是你。 11、我再也不會奮不顧身的去愛一個人了,哪怕是你。 12、我也有過愛人,我也秀過恩愛,我也吃過悶醋,我也曾經幸福,我也以為會長久。 唯美傷感心情文案 1.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人間的。無論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總有一個角落會將他擱置,總有一個人需要他的存在。 2.貓的第十次生命是死亡,魚的第八秒記憶是失憶,而我的第幾次失望才是放棄你。 3.就像我今天喜歡喝汽水,明天愛吃冰淇凌,穿過一次的衣服就厭倦,戀人換了一個又一個,其實也只有自己知道七歲的毛絨玩具到現在還抱著睡覺,心里的那個人也從來沒變過。 4.如果真誠是一種傷害,我選擇謊言;如果謊言是一種傷害,我選則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種傷害,我選擇離開。 5.有些緣分是注定要失去的,有些緣分是永遠都不會有好結果的,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但擁有一個人就一定要好好的去愛他。 6.似水流年才是一個人的一切,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歡愉和不幸,不要愁,十年后,所有的事都只是下酒菜。 7.當一個人與你完全不在一個頻率上時,就算你說的每一個字都有道理,他也聽不進去。而且你說得越有道理,他就越覺得你很煩。 8.相愛時她是美人眉間朱砂痣紅的可愛,不愛時她是墻上一攤蚊子血紅的刺眼。 9.我討厭我的朋友通過我認識我另一個朋友,然后他們情深似海,我卻被排擠在外,這種感覺比失戀還要難過。 10.如果可以,就讓我們只做半生不熟的好友,這樣你便舍得一直溫柔待我,而我也舍得一直對你溫柔。因為我們不熟,所以沒有理由放肆。 11.時光從來都不曾停止過它的步履,就算我們躲在一個沒有紛擾的世外桃源。也依舊要看春花秋月,要經歷生老病死。 12.我終在飄零,沒有港灣沒有航向,追逐的卻總是一潮潮,一浪浪的諷刺,不知還有什么理由能讓我還活著,還有什么能讓我去追尋。 13.孤獨的日子,我,無路可走,無跡可尋,不可避免的醉在悠遠綿長的疼痛里,倒在無人踏至無人問津的角落,任憑心酸澀淚無聲流淌,抖落一地凄涼。 14.人生要經過多少寂寞的等待,才能終將等到我們要等的人兒。我就這樣感受著,疼痛著,清醒著,因為我不知道我能有個多少這樣的時候來想念一個人。 15.會不會有那么一天哆啦A夢失靈了,海綿寶寶不會笑了,阿貍討厭桃子了,我和你也漸漸陌生了。 16.最佳的報復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發出的冷淡,干嘛花力氣去恨一個不相干的人 17.第一次哭是因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為遇到你,第一次笑著流淚是因為不能擁有你! 18.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愛情是不深刻的。愛情使人生豐富,痛苦使愛情升華。 >>>更多美文:暖心文案

習得性無助指的是有機體經歷了某種學習之后,在知、情、意、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消極的特殊心理狀態。 心理學中,習得性無助行為是指,當一個人經歷了失敗或者是挫折后,面對所有問題都將產生的無能為力的消極心理狀態和行為。當一個人將不可控制的消極事件或失敗結果歸因于自身的智力低下和能力不足時,就會產生一種彌散的、無助的,甚至是抑郁的消極狀態,隨之就會降低對自我的評價,成就動機也會隨著衰減到最低水平,無助感也由此產生。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在早期實驗中,最先將狗放在籠子里進行實驗電擊,此時的狗既不能逃避電擊,也無法控制電擊。在下步實驗之中,為了讓狗學會回避電擊,特將經過上次實驗的狗放在一個中間用矮短板隔開的實驗室里,狗只要在電擊前十秒室內亮燈的時候,躍過短板就能回避電擊。而在實驗中發現,在進行過上次電擊的狗超大半都沒有學會躲避電擊(電擊前十秒室內燈亮了沒有躍過短板),只要電擊開始,它們在最初的時候會亂跑亂叫,之后趴在地板上絕望的接受電擊,不做任何的反應。 馬丁·塞利格曼認為,當電擊不可躲避時,狗習得了它不能通過任何的主動行為來掌控電擊的事實,它預想以后的答案依舊如此,這種不可控制的預期導致了它以后學習的失敗。馬丁·塞利格曼將動物在嘗試努力后無法躲避有害的、不愉快的情況,不能領會到偶然成功反應(學習和認知缺失)和明顯的表現出情緒性(情緒缺失)的這一主觀現象稱為“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人心理自我形成的概念是自我無能,在他們的心中只有努力的去避免失敗的想法,而對于成功這個概念越來越模糊。他們追尋著自我無法實現、無法企及的目標,對于當前的工作能拖則拖,或是只選擇簡單不費力的工作去完成。他們內心是沮喪的、抑郁的,但是卻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這類人懶散、怠慢、有時是具有破壞性的;當他們面臨的任務不再簡單的時候,很快便放棄;最直觀的表現是他們在被要求測驗時變得非常的焦慮。 從成就動機看,習得性無助的人成就動機低下,一般情況下他們是不能給自己確立合適的目標的,他們在學習工作時總是不能全神貫注,遇到挫折時喜歡自暴自棄。他們對于成功的希望遠遠小于失敗的懼怕,因而他們不再指望自己成功,只是尋求避免失敗。 從自我概率看,他們生活態度缺乏積極,對生活可以說毫無興趣可言,在與同伴相處的時候大多自卑多疑,常常認為自己不受同伴的喜歡,因而逐漸與同伴之間關系疏遠。 從自我效能感看,他們對自己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智力都持有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而傾向制定較低的任務,以減小失敗的概率;當遇到挫折或是困難時,他們經常由于自信心的缺失,不加努力就選擇放棄。他們由于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在生活、工作中往往會出現更多的焦慮、抑郁,失誤也會隨之增多。 從情緒調整來看,習得性無助的人情緒往往表現為煩躁、冷漠、絕望、頹喪、畏懼、退縮、不主動等消極情緒,嚴重則陷入抑郁狀態;情感上他們更是心灰意懶、自暴自棄、懼怕工作任務的失敗,并由此出現焦慮和其它消極情感從而在行為上逃避生活。 據史記記載,秦朝末期,李斯被打入監牢。秦二世派趙高審理李斯一案,對他加以懲處,查問李斯和兒子李由謀反的情狀。趙高懲治李斯,不斷派人拷打他。李斯不能忍受痛苦的折磨,只好冤屈地招供了。 李斯之所以不自殺而死,是他自負能言善辯,又對秦國有大功,且確實沒有反叛之心,所以希望能夠上書為自己辯護,讓秦二世覺悟過來從而赦免他。趙高明白李斯的心思,于是派門客假扮成御史、謁者、侍中,輪流往復審問李斯。當李斯改為以實對答時,趙高就讓人再拷打他,直到李斯不敢再改口。后來秦二世果然派人去證實李斯的口供,李斯認為還和之前一樣是趙高派來的人,仍然不敢更改口供,在供詞上肯定了自己的罪行。就這樣,趙高實錘了李斯的罪名,成功把李斯送上斷頭臺。 李斯在受刑之前,對他的次子感嘆道:“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大概就是說:“我想和你一起再牽著黃狗去上蔡東門打獵追逐狡兔,又怎能做得到呢!”殊不知,李斯自己就是一條狗,一條可憐可嘆的實驗狗!他在趙高的一次次電擊(拷打)之下,連改口供的勇氣也被消磨殆盡,最終形成“習得性無助”,屈打成招。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又怎么會沒有這種“習得性無助”的現象?沒有人生來就甘于平庸向命運妥協,也沒有人甘于逆來順受,大家都渴望公平公正,也向往善良、誠實、正義……然而,就如碰瓷者、圍觀者一次次“電擊”在善良正義的心靈上一樣,現實有時候也會一次次“電擊”著生活,“電擊”著人們,讓意氣風發變成意志消沉,讓憧憬希望變成無助絕望。 這,正是“習得性無助”的可怕之處。 無助理論認為,個體對于未來無助的預期也會伴隨其他后果:認知遲滯、自尊降低、沮喪、丟失進取心、免疫系統變化,和生理疾病的產生,其危害的潛在性和延伸性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出現認知障礙,學習動機丟缺失。一個人如若在學習進程中產生習得性無助,往往會對所接觸的對象出現認知方面的障礙,無法判別接觸對象的有效內容和困難程度。這種判斷力的缺失,又會導致他在接觸事物時主次分不清、重點抓不住,挫折感進一步增強。以學生舉例,部分學生的反應是:“生物化學一大堆理論的東西,真不了解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也不了解學了后到底能用在哪兒,要是沒有用我干嘛還要努力的學它。”帶著這種消極的心理定勢,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的動力,不知道由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成功,而只是消極地等侯老師的布置,相信自己的學習生活都是受外部條件控制的,自己無法左右。 二是消極思維定勢慣性延伸。以學生舉例,習得性無助的學生由于前面的學習經驗多數是失敗的,所以會逐漸形成特定的思維模式和認知態度,在他們心理,他們認為自己始終是一個失敗者,而且他們往往固執己見,不再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并以消極的方式對待特定的問題。這種消極思維定勢不及時轉變,最后會發展成兩種情況:一種是聽不聽的懂也無所謂,考試前夕趕一趕進程,應付個及格就算了;第二種是越聽越聽不懂,干脆完全放棄課堂學習,考試聽天由命,考幾分算幾分。同時,學生還會出現慣性思維:專業的其他課程是不是都這么難?延伸到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中也出現習得性無助的現象。 “習得性無助”是一種錯綜復雜的心理現象。習得性無助的人在認知、動機、情感和個性品質上都會有一定的問題,因此習得性無助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其原因復雜。它是多路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不能夠被看作是由單一因素引起的。 一是來自于社會中的不良的消極評價,由于“習得性患者”本身對新事物的好奇,也愿意去探索其中的原因,總結其中的規律。但在經過一定的努力之后,他們發現自身對于完成這項新事物并不是那么的順利,而在于環境內事物的干擾下,又或是在領導的批評下和同事的嘲諷下,更是產生焦慮的情緒,在這種情緒之中,對于這項工作任務甚至是類似的任務懷有恐懼的心理。如果有人監督,那么他就會顯得分為不自信和格外的焦慮不安,甚至會導致一些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也無法順利完成。在多次的經受挫折失敗,領導同事的批評嘲笑的消極評價之后,他們的內心便是接受了自己對于這類工作的無能能力。久而久之,他就會在這種相對動態維度的心理狀態轉變為穩定維度的心理特征;從能被知覺的意識變成不被覺知的潛意識;在心理狀態與個人行為上與之前的狀態產生質的變化;從而患得習得性無助“疾病”。同時,來自領導和單位以“成績論英雄”的做法也有一定的關系,一些領導不顧他人的工作的壓力,將一系列高難度工作壓于一人身上,而在他沒能達到領導滿意的程度下,又會挨到批評。長此如此,他就會覺得完成工作沒有最有力的精神支援,最后不得不放棄參與工作。由此可見,消極評價是習得性無助行為產生的社會因素之一。 二是社會中存在的不良性競爭環境。在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領導、單位,甚至是親朋好友,都把個人成績作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在這種不良的競爭環境里,許多懷有長期奮斗目標的人一再被質疑,遭受環境中其他人的嘲笑。單位對待其中成員不能一致對待:同事之間不健康的競爭比比皆是;在工作中若是遇到問題時,其他同事不愿意提供相應的幫助。如果領導再要求工作能力不突出的的成員與工作能力強的成員在同樣的環境中競爭,一些成員便會覺得這種競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覺得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不可能達到領導的要求,最終只能絕望地放棄。所以,不良的競爭環境也是習得性無助行為產生的社會因素之一。 從社會心理學的維度說:人類群體或者單個個體,總是抱著事物之間必然存在因果關系的信念來進行歸因活動的,并且這一信念相對穩定。在排除其他社會環境因素時,如果一個人在完成工作中總是受到挫折、失敗,而有找不到改變這一現狀的策略。在長期以往的生活工作中,那么他們就會把失敗的原因歸結于自身的無能或低智力等穩定且不可控的因素,而不是客觀的去分析需要完成任務的難易程度,和自身的在完成工作中忽略的問題;或將失敗的原因歸結于個體能夠駕馭的努力因素,即便偶爾成功也只會被他們將其歸結于運氣好、任務容易等不穩定的外部因素。在這些不恰當的原因歸結之下,最終使人產生很強烈的習得性無助感。 在當今社會,互相對比成了一種常態,在多數情況下,社會比較是人們形成正確自我評價的唯一途徑。在正確的比較之下,能促使自我產生積極的態度,對于自我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但在不正確的比較之下,有的人以他們對社會、他人及其自身的正確與錯誤、成功與失敗進行評價時,更喜歡傾向于社會性的或他人的標準與自己進行比較,也更依賴外部社會環境的直接反饋與支持,如果他們收到了更多的消極反饋與評價,將對他們的自尊心產生嚴重的打擊,不能較好的認識自我;有的人更是偏向選擇比自己次的人以作比較對象,選擇較低易達成的學習目標甚至缺失學習目標,為此不愿意付出較大的精力。這兩種比較的情況,都會產生對自己不正確的認識,從而導致習得性無助的產生。 習得性無助出現后通常會表現出:動機上的損害(動機水平下降,表現不主動、消極和對什么都沒有興趣的傾向);認知上的阻礙(形成外部事件不可控的心理定勢);情緒上的創傷(情緒失調,最初表現為憂慮和煩躁,之后變得冷漠、頹喪,陷入抑郁狀態)。 習得性無助的產生經過了四個階段:一是機體在不可控的情況下體驗到各種失敗和挫折,拿人來說,當這類人在經過一段努力之后,依然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甚至是任務是失敗的,他們的內心往往會受到嚴重的失敗感和挫折感;二是機體在體驗到自己的反應和結果沒有因果關聯時,有“自己無法控制行為結果和外部事件”的認知;三是機體形成以后結果不可控的期待;四是認知和期待對將來的學習產生極大影響。 習得性無助是個體自主性受挫的一種表現:面對無法控制的外部事件,個體解決問題的動機下降,消極被動,認知出現障礙,最終放棄努力,自暴自棄。例如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家長要求過高,孩子自身能力不夠,家長面對孩子的困境不能及時給予必要的指點和強化,孩子就會因受挫而產生習得性無助感,變得破罐子破摔,面對挑戰不會有效地去嘗試解決問題。面對挫折不能及時強化會產生無助感,成功時外部強化過多也會挫傷孩子發展的自主性。研究強化過當效應的研究者將幼兒園繪畫課上的孩子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告訴實驗組的孩子畫完一張獎勵一朵小紅花,而對照組的孩子無任何指示。結果發現實驗組的孩子在繪畫課上為了獎勵十分認真,下課后沒有獎勵就不畫了。而對照組的孩子在下課后仍會很有興趣地繼續作畫。這項研究表明獎勵不當會削弱內在動機,當獎勵成為外部控制的標志時,孩子的內在動機就會下降。越是把自己的行為當作自覺的行為,就越是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任務和負起責任。當把獎勵作為控制的因素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時,孩子從獎勵中感覺到的是自己被控制,所以他們行為的熱情就會降低。 習得性無助和強化過當都會挫傷個體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強化才恰當呢?合適的強化需要掌握強化時機。比如在孩子起步時多多給予鼓勵;在孩子自卑、不自信時創造安全環境,鼓勵孩子“多試一試”;在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支持:“本來就挺難的,你可以的!”。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強化的焦點,應著重強化孩子對學習過程的快樂體驗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孩子逐漸成為獨立的學習者,對學習有快樂感和挑戰感。 9o年代后,有研究者進一步認識到,習得性無助的人的問題不單純是認知與認知策略的問題,他們的個性品質、自我尤其是自信心水平、消極的角色定位也會影響干預的效果。于是提出了整體化研究思想,就是從心理發展的整體角度去研究和幫助無助者,以達到整體提高他的素質的目的,而不僅僅是采用某一、兩種方法。這些認識和經驗對如何指導我國習得性無助的人,特別是學生擺脫無助的困境或許有一定啟示意義。 心理學家Scott認知到習得無助感起源于童年時期,因為那時的認知是具體的、非自控的。父母說她壞說她不好時,她就遵從的認為自己是壞的;父母說他笨,他就認為自己是智力是不足的是笨的。當父母把孩子的具體行為與他本身等同起來時,孩子就會把他的價值與他的行為表現體現在一起。成長在這樣環境中的兒童,得不到有關他們是可愛的、有價值的積極信息,只有當他們的一切行為是符合他人要求時,才會感覺到自己是好的、被尊重的、被認可的。總而言之,他們的自我評價總是在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上建立的。當他們做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卻發現和父母的標準有一定差別時,情況會變得更糟,他們就會錯誤的潛意識的認為自己做不好任何的事情,不管他們做什么都不可能得到父母的愛和贊揚,由于不能遵守不斷變化的社會規則,因此,他只好放棄一切的努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兒童便會在很多方面對父母產生反對,出現一系列不良行為,也會在成長進步中感到受挫折。因此不管他們做了什么或是什么也沒做,父母有必要讓孩子感受到他們是可愛的、是有用的。所以,父母對孩子出現習得無助感有兩個重要的預防措施,一是培養他們能自主控制生活的感覺和自己的信念;二是使他們明白一個具體的行為與他們本身并不是等同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不能“以偏概全”,做錯了一件事并不證明他們就沒有一點能力,一次考試失利并不說明著他們的智力低下。只有消除了這些不良因素,他們才會學會如何正確的自我評價,以避免產生“習得無助感”。 老師、領導的評價在這個環境中的成員心目中所占地位比例極重,他們的情感和態度都會成為他自我評價的重要依據。因此,當領導、老師在評價其他成員時,就應嚴格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客觀的、關心的、鼓勵的和幫助的態度來對待他們,不能只注重與其他成員的橫向比較,而應關注被評價人自身的進步,對他們的積極行為、正常努力和學習進程中的表現作出及時的、正確的反饋,使他感到自己的行為是能夠對所處的環境產生影響的,從而感到自己是有一定力量和能力的。這樣,對于他形成良好的自控信念就有了堅實的基礎,自信心才會得到一定的提高,才有可能正確的去面對失敗。如此,這個環境才能是良好、積極、健康、向上、活潑環境。 習得性無助的人經常會客觀上存在著歸因障礙,但只要通過一定形式有效的訓練,就可以幫助他們克服歸因困難,形成積極正確的歸因方式。為此,單位領導、教師就創設一定的情境,使他在這一情境中工作、學習并獲得成功或失敗的體驗。領導、教師也可以呈現一些工作、學習活動中的成敗事例,要求習得性無助者討論和分析其中成敗原因。當然,對習得性無助的人進行有效訓練是一定不能停留在糾正歸因方式上,而是應該更大力氣改善他們的認知策略,以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訓練中,對他的每一點一滴的進步都給予積極的鼓勵,從而更好地保持學生的自尊和自信。 當一個人的工作、或是學習處于長期健康的狀態時,就可能導致其智力品質的弱化,形成習得性無助。這類人經常產生錯誤的認知解釋風格:認為自己的失敗是永恒的,他們將自己的不成功歸因為能力的不足而不是因為自身的努力程度不夠,他們認為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將是不成功的、失敗的。這些認知障礙看似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領導、教師、或者學生家長面對這些他們時,把原有的愛削弱甚至原有的愛消失,就好比最初的熱愛到最后的對他放棄。有鑒于此,單位、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理念,充分認識到他在工作學習中的努力程度和他工作學習的進步,給予一定的肯定,保持對他的愛,從而避免他由此患得習得性無助。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這樣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賽,看誰能讓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大發威力,寒氣逼人,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緊;南風徐徐吹拂,溫暖宜人,行人很快便脫下大衣。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只因其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這種以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我們稱之為“南風效應”。 習得性無助充斥著的盡是無助感,在這樣的情況下,應當對其積極的幫助,使其盡快的回到積極、樂觀的狀態。 心理學家德韋克成功地對被稱為習得無助感的兒童進行了訓練。在訓練中,他讓這些學生解答一些數學題,結果有的解開了,有的沒解開。當學生解開的時候,他便告訴學生這是他們努力的結果;當學生未能解開時,他便告訴學生其自身努力還不夠,訓練他們將失敗歸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經過訓練后,這類學生中大多數不僅形成了努力歸因,而且增強了學習信心,提高了學習成績。同理,舒恩克的研究也表明,在歸因訓練當中一方面要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夠,把失敗的原因歸因于努力因素;另一方面還應對他們的努力給予反饋,告訴他們努力會獲得相應的結果,使他們不斷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從無助感的狀態下解脫出來,從而堅持努力去取得成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它與自我能力感是同義的。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動機理論中指出,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行為的結果因素即通常所說的強化。班杜拉認為,強化在學習中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激發和維持行為的動機以控制和調節人的行為。這種作用通過人的認知形成期待,成為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關于期待,班杜拉分為“結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兩種。前者是指人對自己的某一行為將會導致特定的結果,那么這一行為就可能被激活和受到選擇。 例如,兒童感到上課注意聽講就會獲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績時,他就有可能認真聽課。后者是指人對自己能夠進行某一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它意味著人是否確信自己能夠成功地帶來某一結果的行為。當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時,他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會去進行那一活動。例如,學生不僅知道注意聽講可以帶來理想的成績,而且還感到自己有能力聽懂教師講的內容時,才會認真聽課。針對結果期待的作用,心理學家羅特曾把人分成“內控型”和“外控型”,塞利格曼認為,當人們產生“行為結果不可控制”的結果期待時,就會產生“習得無助感”。而效能期待(即自我效能感)在調節人的行為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有了相應的知識、技能和目標時,學生有了取得好成績的積極愿望,但因習得無助感的困擾而對學習望而生畏、感到力不從心之時,建立并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對付習得無助感的最好對策,它是個人行為的決定因素。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可通過這樣幾種方式進行。其一,行為的成敗經驗。這是學習者的親自經驗,對效能感的影響是最大的,對消除習得無助感也是最有幫助的。不斷成功會使人建立起穩定的自我效能感,這種效能感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降低,而且還會泛化到類似情境中去,從而使學生遠離習得無助感。其二,替代性經驗。這是學習者通過觀察示范者的行為而獲得的間接經驗,它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響。當學生看到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會增強自我效能感,認為自己也能完成同樣的任務,從而成功地克服習得無助感。其三,言語說服。憑借學生所信任和尊敬的教師、家長及所崇拜的名人的說服性的建議、勸告、解釋和自我引導,能較有效地改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這一做法不但簡便,而且對治療習得無助感有一定的幫助。 人的成長進步是由外在的環境而影響的,但周邊的環境并不是影響一個人成長進步的絕對因素,在習得性無助的影響下,會失去自我判斷,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從而導致工作學習不得提升,甚至大打折扣。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自身更愿在其中沉迷,即便他人怎樣的幫助,也是難以恢復的,好比在進行長跑的途中,你不想跑,有幾人拉幾人拽,也是難以到達終點。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綿綿秋雨,將江南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 “煙雨江南”,這一詞把雨天的江南刻畫的入骨三分。的確,江南的雨下的總是如煙如紗,特別是秋天的蒙蒙細雨,下起來像一片總也化不開的霧把大地團團圍住。當“颯颯”的秋風蕩滌江南的天空時,如霧般的細雨便飄然而至,塵世間的一切頓時便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水氣中,眼前像拉開了一幕白色的紗布,隔遠了三色相間的山巒,迷蒙著欲癡癡遠望的雙目。一直生活在江南水鄉的人,對江南的秋雨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感,熟稔的風景頗能讓人熟視無睹,而那變化不定的陣陣秋風秋雨,側永遠也是讓人看不夠的。雨點兒宛若輕飛曼舞的彩蝶,優雅翩躚地打著轉兒,在一片窸窣聲中悄然落地,瓦礫上,屋角邊兒,林蔭小道上全染滿了一層乳白色的雨霧,當絲滑的雨絲在墨綠的竹葉上聚成水滴,順著葉脈向下滾落時,地上的片片枯葉被潤濕,干枯黃葉的絲絲葉脈清晰可見,構成了一幅幅很美的圖,屋檐下的雨滴,更像是斷了線的珠簾,一粒一粒,滴滴答答悄然落地,在落地的一剎間,還濺起一朵朵水花珠。 撐起一把傘,漫步于飄滿毛毛細雨的林蔭小道,體會一場秋雨的纏綿。小道兩旁不知名的花草,在秋雨的洗禮下,變得更加清新雅致,幾朵淡黃色的野菊,花瓣戴著顆顆雨珠,顯得愈發的嬌麗,宛如我朝思暮想的風雨麗人的倩影歷歷在目。雨絲連綿,也連綿著我不盡的思緒,不知道此時她那里是否也在下雨?在這寂靜無言的秋景里,心頭上的思念悄然在網織,真想把好多好多想說的話兒,化作一場纏綿的思雨,隨著那雨水滲進泥土,滲流到江河里,流向愛念的遠方,傳進她的耳朵中。一陣多情的風兒舞動雨絲,吹開我手中緊握的雨傘,搖曳著雨中的樹枝,吹斷了落葉的回憶,卻帶來了一陣桂花濃郁還有點潮濕的幽香。歲月荏苒,時光總是過的很快,如今我只留下一間敞亮的心房,一邊銘記,一邊遺忘,一邊回眸,一邊品嘗。蒙蒙細雨里,真想再拉著她的手,共剪一窗秋雨,依舊看著兩人在一起的燦爛笑容;真想再拉著她的手,在她的眉間點上一點楓葉紅,靜聽著心靈被清躍的雨聲碰撞的溫柔。 說起江南,很多人總喜歡把它和雨連在一起,自古以來更有許多文人對江南那淅淅瀝瀝、朦朦朧朧的雨大加贊喻,把它們比作牛毛,比作細針,比作夢紗,比作飛雪……又把秋雨分為細雨、煙雨、疏雨、霖雨……他們盡情地寫雨,唱雨,吟雨,留下了許許多多江南雨的美好的詩句 。“霪雨霏霏”“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夜山秋雨滴空廊,燈照堂前樹葉光。”“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漸,白鷺驚復下。”“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無一不是雨。在江南,遇到的秋雨,不會是暴雨,也很少是中雨,最常見的是煙雨。是輕輕的絲雨,是蒙蒙的煙雨,是綿綿的柔雨。“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這秋雨,是樂雨,如音如樂,不語靜聽,悅人心耳。“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秋雨,是花雨,有花香,有花艷,有花情。“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秋雨,是滋潤之雨,這種雨,滋潤著泥土,滋潤著生命,滋潤著萬物。 有雨的秋夜,幽深而寧靜,坐在窗旁,聽風聽雨,直聽到思念落心臺的聲音。此時,心中會有著一種“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的感受,同時還會生有一種“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纏綿,更有著一種體驗“天街小雨潤如酥”的溫柔,同時也會有“夜闌臥聽風吹雨”的無奈。將一些往事細細回味,只有感嘆。流年如綿綿細雨,從指縫間悄悄滑過,聽到的只有聚集后落地的嘆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走在人生路上的我們,很快的就走過了童年的快樂,少年的純真,青春的精彩,如今又怎能抗拒得了必經的中年,以及走向更加衰老的人生老年?在享受著光陰賜予美好的同時,必定要欣然接受歲月贈予的滄桑,在時光面前,人真的是無能為力的,那些遠去的時光,真是有些美好又有些蒼涼。或許,凡事順其自然,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平平淡淡才是最好的生活方法和安排。秋褪去了春的浮華,隱去了夏的躁動,沉淀下來的應是一份天高云淡般的情懷。 一直生活在江南,總覺得江南的秋雨是有溫度的,對它有著一種特別的情感,古今也有很多人,在用不一樣的心境去體驗嘀嗒的雨,獲得了不一樣的心靈感觸。“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風雨中。”杜牧夢想中的江南應是煙雨迷蒙,煙雨繚繞的;“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燈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宋代蔣捷由少年歌樓聽雨,壯年客舟聽雨,直到寄居僧廬、鬢發星疏,風雨相隨著他,卻有著三重境界,雖一任點滴到天明,亦無眠到天明,無靜到天明;孟浩然在雨夜之后寫下了:“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感懷;“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少游則把雨和愁比到了一起,抒發著內心的憂愁;蘇東坡遇雨觸發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感嘆。“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白樂天則靜靜地傍在窗前,殘燈背影里,手中高舉一酌淡雅香醇的美酒,望著窗外蒙蒙細雨,時而微笑,時而默嘆,時而低吟,一副悠閑自得的狀態。呵呵,這江南的秋雨,怎么就會下的這么的美,如歌般在吟唱,如詩般細膩潤暢,怎么會下的這么的讓人動情呢,使人的內心呈現出一片清新,令人會有無盡的遐想。?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板橋csr社會責任課程費用
桃園csr企業管理課程推薦 台中溫室氣體盤查顧問公司治理課程報名 企業永續投資ESG在餐飲業經營管理制度之運用台南溫室氣體盤查顧問社會責任課程費用 台中csr課程證照班 公司治理3.0與永續發展藍圖台中sdgs課程證照推薦 台中企業永續發展sdgs研習課程費用 永續發展理念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68gea4j 的頭像
    e68gea4j

    員林ESG管理實務課程推薦

    e68gea4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